通知公告:
名 称:渭南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地 址:三贤路北段渭南市民综合服务心东配楼412
电 话:(0913)2933539
邮 箱:weinanql@163.com
当前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用诗歌搭起一座联系侨胞的桥梁

发布日期:2014-06-12 15:38:26   来源:>

    侨务部门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的桥梁和纽带,是贯彻党和国家侨务政策,为具有侨身份群众服务的组织,主要任务是通过联络联谊、服务引导,凝聚侨心、发挥侨力,努力做到为国家大局服务和为侨服务的有机统一。 
     归侨侨眷分布在不同地方、不同单位,海外侨胞更是更是散居在世界各地,如何把海内外侨胞团结起来,既为他们服好务,又发挥他们联系广泛、资金技术人才的优势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侨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首先,我们发挥组织优势,通过侨情普查、走访座谈、利用地缘、业缘、血缘关系,把渭南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联系起来,建立了侨情资料库。同时,树立大桥务战略,通过和侨乡侨务部门结对子等形式建立侨资源共享机制。我们还通过聘请海外委员、联络员、顾问,参加海内外大型经贸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先后与20多个海外侨团侨社建立联系。在宣传渭南、推介渭南、争取捐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通过各种途径出国的人员越来越多 ,回国人员也逐年递增。侨胞就像一颗日渐丰满的大树,沐浴着党和国家的阳光雨露,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为了适应这一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我们不断拓宽联谊渠道、创新联络方式,进一步壮大侨务部门的实力。渭南地处内陆腹地、侨资源相对贫乏,但渭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素有华夏之根、文化之源、三圣故里、将相之乡美誉。在这片土地上,字圣仓颉创造了汉字,酒圣杜康酿造出美酒,隶书鼻祖程邈将篆书改革为隶书,成为我国文字史乃至书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史圣司马迁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华第一诗--《诗经》开篇《关雎》描写的故事就发生在渭南洽川。于是我们结合渭南实际找到了以诗歌为桥梁联系侨胞的好平台。
     诗歌是中国优秀文化中最璀璨的一朵奇葩,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是侨务部门职责所在。《中国侨联章程》第一章任务第四条,明确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开展海内外文化交流”。胡锦涛同志在接见参加全国侨务工作会议代表时说“在凝聚侨心发挥侨力为实现小康的宏伟目标做贡献方面,侨务工作大有作为;在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方面侨务工作大有作为;在开展民间外交、传播中华文化,扩大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友好交往方面,侨务工作大有作为”。三个“大有作为”不仅从政治和传略的高度指出了侨务工作在党和国家大局中的独特作用和使命,也明确了侨务部门是中华文化的实践者和传播者。习近平同志在“中华寻根之旅”夏令营开营仪式上说“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梦”。侨务部门就是要用以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绵延不断的民族之魂为纽带,巩固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实现中华儿女共同的梦。
     以诗歌为纽带联络海内外侨胞的想法成熟后,我们首先在侨联、侨办网站开辟了《望月》诗坛专栏。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与月亮的关系是无法割舍的。古今中国文人对于月亮的咏叹,写满了中国文学史。借月抒发自己对于满月象征“和美”境界的追求和向往,成为一种群体暗示和写作者不自觉的选择。中秋月相关主题抒情让写月亮的诗文达到高潮。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还有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等。在中国,月亮就是思乡、思亲的代名词,在月明星稀的夜晚国内的亲人望着明月思念着海外的游子,海外的游子望着明月思念着故乡和亲人。明月寄托了多少亲人和游子的牵挂和期盼,也激发了多少亲人和游子的灵感和创作的冲动。我们用望月诗坛这种形式真诚为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架起一座沟通和交流的桥梁。
     诗坛创办后很快受到侨界人士和诗歌爱好者的关心关注,投稿者络绎不绝。2011年中秋节前夕,我们首次举办了以抒发亲情、乡情爱国之情为主题的中秋诗会。40多名侨界人士和诗歌爱好者欢聚一堂朗诵了自己的诗作。海内外侨胞品月饼话桑麻其乐融融。大家在轻松愉快地气氛中久久不愿离去。2012年,我们又举办了一次中秋诗会,不同的是,我们挑选了几位同志朗诵了咏月的名家名篇和海外华侨给我们寄来的诗作。期间我们还组织一些诗歌爱好者开展了以讴歌渭南,传播渭南好声音为主题的采风活动。收集了一批歌颂渭南改革开放成果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华彩篇章。我们把两次诗会收集到的诗作进行整理后取名《千里共婵娟》,歌颂渭南的取名《月是故乡明》,这就是您今天看到的《天涯共此时》的主要内容。
     本诗集的作者有些是诗歌业余爱好者,其中的归侨侨眷有些没有写过诗,他们只是在真情的感召下,把自己尘封已久的一缕缕情思凝注笔端化作诗行,那是他们的心声,有的甚至和着血、滴着泪。在编辑过程中我们常常被一种难以遏止的激情深深地打动着,甚至有种比阅读某些名家大作还要猛烈的力量,冲击着我们的胸膛,震撼着我们的心魄,润湿着我们的眼眶!在这里,你能触摸到海外华侨身在异国他乡却情系桑梓故土的爱国之情,也能感受到归侨侨眷思念游子“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不舍之意。
    侨务部门毕竟不是分管文化、文学以及诗歌创作的专业部门,在编辑中从内容到形式都难免有不到之处,敬请大家谅解。在此感谢为此本诗集付出辛劳的各位同仁以及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侨务工作的各位领导和各界人士。 

(作者系渭南市侨联副主席兼秘书长、市侨办副主任马筱丽)
 

上一篇:市侨联编辑的《天涯共此时》诗文集出版
下一篇:王中林推进摩擦发电机产业化:一举一动皆能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