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名 称:渭南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地 址:三贤路北段渭南市民综合服务心东配楼412
电 话:(0913)2933539
邮 箱:weinanql@163.com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化交流 > 中华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系列之《风雨沧桑龙儿堰》

发布日期:2023-08-10 15:45:45   来源:>

弘扬中华文化·讲黄河故事系列之

渭南市政协文史港澳台侨委员会

渭南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风雨沧桑龙儿堰

/杨必智

 

在潼关蒿岔峪口,有一座龙王庙,庙基石条下的泉水已流淌了数千年。据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潼关卫志》记载,在明潼关城的麒麟山上有一座 “白莲池”,其水源就来自于这口泉眼,而连通两者之间的渠道,就是潼关历史上著名的灵源渠,后称龙儿堰。据推测,它最迟也是明代的水利工程。

从秦岭北麓到老潼关县城15公里,灵源渠要经过十几个村庄,还要跨越麒趾塬南头几百米的沟壑,才能流过麒趾塬,穿过上南门,到达麒麟山白莲池。就是跨越这几百米的工程,成为潼关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龙儿堰。

麒趾塬是一个四面环沟的“孤岛”,塬的南面是远望沟和龙丹壕交汇区,沟壑纵横,高低起伏,地形多变。它的东面是远望沟,西面是禁沟。要把龙王庙的水引到麒趾塬下的白莲池,这段南塬头上的沟壑,就成了必须逾越的障碍。

据老辈人讲,古代灵源渠通过麒趾塬南头沟壑这一段,完全由人工修筑。一部分夯土筑基,一部分木架搭建,上负木质水槽,跨过两段约三百多米的沟壑,才能到达麒趾塬。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渠道很不稳定,屡建屡毁,屡毁屡建。每次通水时都有多人守护。清代白莲池废弃以后,灵源渠仍然是麒趾塬上七八个村庄数千百姓生活用水的唯一来源,塬头上的那段水渠,也就成了维系百姓生活的生命线史料载400多年。

现在的龙儿堰是1941年李仲三主政陕西期间,用以工代赈的形式拨专款重修的。它是在原渠道的基础上,依地形走势,用夯土取代木架,石槽取代木槽构筑而成。总长约200米,顶宽一至两米,最高处有20米。据当年参加过修渠的老人讲,重修龙儿堰时,当时没有机械,全靠麒趾塬各村民夫挑土打夯,用了近一年时间才完工。龙儿堰主体工程完成后,又在龙脊上建了两个拱墙,一个碑楼,碑石记录了龙儿堰工程的施工过程、用工数量、花费资金等信息。龙儿堰完工不久,却发现石槽设计有点浅,水流过大,在冬天结冰时常常溢水,对堰体损害较大1953年,麒趾塬上几个村庄集资,加上政府拨款,石槽水泥渠道,增加了高度和宽度。最后一次较大规模的维修是在1969年,主要是对堰体进行修补加固。

可惜的是,“文革”期间龙儿堰工程纪事碑毁,渠水断流。如今的龙儿堰,静静地困卧在台原之间,默默地诉说着那份历史的沧桑与无奈。


上一篇:讲好黄河故事系列之《千年龙首梦》
下一篇:讲好黄河故事系列之《灰堆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