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名 称:渭南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地 址:三贤路北段渭南市民综合服务心东配楼412
电 话:(0913)2933539
邮 箱:weinanql@163.com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化交流 > 中华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系列之《黄河岸边元君庙—泉护村遗址》

发布日期:2023-06-08 15:32:39   来源:>

弘扬中华文化·讲黄河故事系列之

渭南市政协文史港澳台侨委员会

渭南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黄河岸边元君庙—泉护村遗址

                  /华蓉

 

渭南市华州区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古代,华州就有“百郡之首”美誉,位居八百里秦川东部,南依秦岭,北临渭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七八千年前,华州的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华州境内的“元君庙--泉护村”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大多数属于仰韶文化遗存,昭示了中华文明的曙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黄河岸边的元君庙——泉护村遗址,为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遗址。

元君庙(俗称元帝庙)与泉护村同位于华州城东柳枝镇附近,地处少华山脚下,渭河南岸元帝庙在桥河村南,泉护村在桥河村西南,两处遗址隔沟峪河相望,都是中国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址。1958年、1959年、1997年三年间,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带多次进行发掘,发现了许多重要的仰韶文化遗迹遗物。考古工作者对这些遗迹遗物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距今7000年至5000年时期先民们的生产生活情景。同时不能为该类型发展去向提供了重要物证。

古代华州南部秦岭山区森林茂密,大山险峻,土壤贫瘠,不适合耕种,因此无人类定居。北部渭河,一到洪水季节,一片汪洋,洪水过后,又是一片沼泽,也不适合原始人类定居。而秦岭山麓以北,今赤水-柳枝县级公路以南地区,地势高而平坦、土质肥沃,从秦岭山地峪道流出的各条渭河支流,切割台地向北流去,河水清澈,长流不断。先民们都以氏族村落的形式定居生活于此。氏族村落建在河流附近,高于河床的台地上,既取水方便,又可避洪水侵。而且这里又适合于农业、畜牧、狩猎和捕鱼等生产活动。元君庙——泉护村遗址上的先民们,就在地处沟峪河两岸地势较高、土层深厚、植被茂盛的台地之上,建起了原始氏族村落。村落遗址约十几万平方米,大体分为居住区、公共墓地和窑厂。

泉护村遗址的居住区发现有供普通居民居住的口径在3-6米、深2-3米的居穴,也发现有供居民进行公共活动的“房子”。“房子”的面积达225平方米,结构为半地穴式,即先挖一浅竖穴,再在其上搭建屋顶。泉护村遗址中发现有仰韶文化的典型墓地和居址。墓地在元君庙,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发现墓葬共57座,其中45座分属于东西两个同时并存的墓区,每区墓葬可分三期,依早晚次序分列成3个纵行。除一部分单人墓外,28座是同时葬入的多人合葬墓,少者2人,多者25人,均仰身直肢,头向西。居址位于泉护村,属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房址有半地穴、地穴式两种。半地穴式为方形圆角,地穴式口部椭圆形。陶窑为横穴式,2、3座为一组。 泉护村遗址面积大,文化遗存相当丰富,已成为研究仰韶文化、探讨中国原始氏族社会结构的代表性范例。

元君庙遗址发现保存基本完整的墓地在居住区的南面。墓葬集中在一起,排列比较整齐,人头的方向一致,反映了先民们幻想着在另一个世界还要和生前一样过着氏族生活。各个墓葬的随葬品种类和数量大体相同,说明私有制还没有出现,但妇女墓随葬品一般多于男性,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泉护村遗址还发现在遗址周围有两三座一组的横穴式陶窑群,出土有许多陶器,反映了当时的制陶技术已达高水平。出土的陶器以红陶为主,其种类有碗、钵、盆、瓶、釜、灶、瓮等。彩陶也很发达,一般是在红色陶器的原色底面上装饰黑色,个别用黑红两色,构成彩陶图案的基本纹样有圆点、勾叶、弧三角、直线、曲线数种,但它们的不同组合却表现出千姿百态的图案。彩陶图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体的鸟纹,一类是抽象的花卉纹。鸟纹是泉护村彩陶最具代表性的图案,一个陶体上的鸟形图案与太阳图案复合的“阳鸟”形象,极富有装饰意味。花卉纹则以二方连续、间或以三方连续等形式绕器装饰。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认为这种花纹是玫瑰花图案,是仰韶文化的标志,“花”即就是“华”,也是华夏的象征。

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采用的是“刀耕火种”的原始耕种方法,主要由妇女承担。她们把种子撒在地里后,任由秧苗自由生长,还不懂得田间管理。人们的主要粮食是粟(今小米稻米)。20世纪50年代,在泉护村文化遗存中就发现了粟和稻子的外壳。1997年,在这里又浮选出碳化稻米,这是渭水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首次发现的稻米实物,也是目前我国发现的那个时代最偏西北的稻米实物。捕鱼、打猎活动是由男子承担,而采集活动是由妇女儿童担任。泉护村遗址发掘的生产工具中,石器不发达,磨制石器除斧子、锛子、凿及长方形石刀外,还有大型扁石铲,而收割工具是陶片改制的陶刀。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骨角器,主要是锥、针等。元君庙遗址发现有陶制纺轮,泉护村遗址还发现了布的痕迹,每平方厘米经纬线各10根,证明当时已有比较先进的纺织手工业。纺织的原料主要是野麻纤维,人们从野麻上剥取纤维后用陶制纺轮捻成细线,再纺织成麻布,最后缝制成为比较像样的衣服。

仰韶文化时期的生产力虽前有了提高,但仍然是比较低下的,必须需要氏族成员共同劳动,以维持生活。劳动产品归氏族成员共同所有,平均分配。当时的先民们生活非常艰苦。观察元君庙遗址发掘的150副成人骨架,发现下颌骨都比现代人粗壮,牙齿严重磨损,说明他们的食物很粗糙。骨架中很多都有压缩性骨刺,推测是因负重过多导致。

距今四五千年时期,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华州境内发现了这一时期的多处龙山文化遗址。龙山文化时间在仰韶文化之后,因为首先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命名。从考古发掘的遗迹遗物我们得知,龙山文化时期的先民们已从母系氏族进入了父系氏族,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以锄耕农业为主,有了简单的田间管理。畜牧业比较发达,华州瓜坡镇南沙遗址的龙山层就曾发现两具完整的马骨。陶器已开始轮制,以灰陶为主。这一时期,私有观念、贫富差距及社会等级已逐步产生,随之就出现了父权制及军事酋长制,原始社会开始走向解体。经过有关专家研究,包括华州在内的陕西龙山文化上限应该与传说中的黄帝、炎帝相对应,下限应该与夏文化和西周文化有直接的渊源。

泉护村庙底沟类型(一期)的主要文化特征,包含绘有两种花卉图案、一种鸟形图案的彩陶盆(钵),并有重唇小口尖底瓶、葫芦小口平底瓶和砂陶罐。 5种陶器特征鲜明,从早到晚发展的连续性清楚,阶段性明显,经过了"成熟、转折、退化"三个阶段的全过程。在该类型遗存中,发现有半地穴式方形房基,带斜坡或台阶、坑底有烧灶的"居穴",两、三座一组的横穴式陶窑群等主要遗迹。

泉护村庙底沟类型遗存有其来龙去脉。它的渊源,本遗址最初阶段有一些线索;它的去向,本遗址还包含属新石器时代末期的泉护村二期和泉护村三期文化。

泉护村三期文化是包含鬲的可以称作"龙山文化"的一种地方类型,它与泉护村一期文化面貌迥然不同,与山东龙山文化相比,除都有袋足(或空足)类陶器外,也相去甚远。泉护村一、二两期文化之间的连续性、阶段性则十分清楚。它是紧密衔接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的过渡性质的文化。从泉护村二期文化的全部内容考察,上述过渡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历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式发展。

原始社会结束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夏、商、周时期,这时期是已经有文字可考查的文明时代了。但华州区域内没有发现夏、商两朝有关可靠的文字记载。考古工作者在这里也没有发现夏文化遗存,仅仅发现了几处商代遗址,以华州瓜坡镇南沙村发现的南沙遗址最具有特点。20世纪80年代的发掘,获得了许多商代前期的遗迹遗物。有房屋、灶炕、窑穴、墓葬、陶窑及其石、骨、铜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其中有卜骨、刻画符号及商代前期的刻画陶文。刻画陶文属于我国古文字中比较罕见的珍品。进入西周以后,华州就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华州远古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发人深省,黄河文化的源远流长引人深思。秦岭,毓秀了华州的一草一木;黄河滋养了华州的古往今来。回顾故去,在这片古老又神奇的土地上,华州的先辈们繁衍生息,辛勤劳作,创造了无与伦比的人类远古文明,“元帝庙”--“泉护村”等新石器文化遗迹,昭示了远古时代华州人的祖先告别洪荒,走向文明的光辉历程


上一篇:讲好黄河故事系列之《探访魏长城遗址》
下一篇:讲好黄河故事系列之《华阴横阵遗址看仰韶、龙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