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名 称:渭南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地 址:三贤路北段渭南市民综合服务心东配楼412
电 话:(0913)2933539
邮 箱:weinanql@163.com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化交流 > 中华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系列之《 商代廉吏伊尹》

发布日期:2022-12-01 08:28:56   来源:>

弘扬中华文化·讲黄河故事系列之

陕西省渭南市政协文史港澳台侨委员会

陕西省渭南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商代廉吏伊尹

                                                 /田海龙

  

在中华民族史上,层出不穷的廉正官吏继承华夏文明的精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犹如一簇簇璀璨夺目的群星,推动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商代大政治家伊尹帮助成汤消灭夏朝,建立商朝,志高行洁,广施仁政,先后辅助三代四位君王,使商朝政权稳固,经济发展,被誉为“中华第一贤相”,是中国历史上廉吏群星中的一颗绚烂的巨星。

  有关伊尹的出身和出仕之道,《史记》记载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阿衡(伊尹小名)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有莘国公主姒友嫁给商国国王成汤为妻,伊尹想求见商王成汤而苦于没有门路,于是就去给姒友做陪嫁的男仆,背着铁锅和砧板来见成汤进言,劝说他实行王道。另一种说法是“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伊尹隐居有莘国,本来是个有才德而不肯做官的隐士,成汤曾派人去聘迎他,前后去了五趟,他才答应归从,向成汤讲述了远古帝王及九类君子的所作所为,成汤于是委任他管理国政。这两种说法都证明伊尹是位出身社会底层的政治家,史上称之为“奴隶宰相”或“平民宰相”。

孟子曰:“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商汤拜伊尹为右相后,伊尹对商国进行了治理。首先是治吏,吏治清明则天下清明。他建章立制实行三述六考制度,群臣致其公绩,百官守其纯良,商国遂至官清吏廉,天下大治。其次是理民。实行税制改革,平仰商贾,繁荣集市,鼓励商贾通商各方国,商国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臻政通人和,国富民殷。最后伊尹全力治军。按照五方之数,建立五军,尊商汤为中军统兵元帅,伊尹副之,并兼任大司马,使商国生机勃勃,蒸蒸日上,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王国。

夏末国王夏桀在位期间,骄纵享乐,荒淫无度,对百姓苛税严重,使得民怨四起。商汤在伊尹的辅助下首先灭掉了与夏关系密切的韦、顾、昆吾诸小国,在力量准备以后发起了灭夏战争。由于在夏桀的统治下十分不得人心,军队纪律涣散,夏军很快就被击溃。最后双方军队在鸣条进行了决战,结果商军全胜,夏王朝宣告灭亡。

  商王朝建立后,伊尹以全新的执政理念辅助成汤治理商朝。伊尹深通烹饪调味,以烹饪的辩证关系融会执政理念。他认为五行者五味也,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酸甘苦辛咸五味调和,喻人君中和天下。致中和,天地四时各安其位,万化万物生发孕育,自然其谐,百姓其安;张弛者火候也,阴阳互生,刚柔相济,宽猛并用,缓急有度,明人君楷模世风。制楷模,上行则下效,令行则禁止,政者正也,君率以正,社稷天下其正。但凡阴阳平衡、五味调和者味必美,味美则国必治,故治大国如烹小鲜矣。伊尹尊崇成汤的明君风范,成汤敬佩伊尹的尧舜之道,形成了君明相贤的君臣关系。《墨子》记载的成汤见伊尹的古代故事,揭示了商代君明相贤的和谐关系。商汤将要去见伊尹,让彭家的儿子来驾车彭家的儿子半路上问道:“您这是要去哪里?”商汤答道:“我将要去见伊尹。”彭家的儿子说:“伊尹只不过是一位普通百姓。如果您想要见他,只要下令召见来问他,这对他来说已经是受到赏赐了。”商汤说:“这不像你知道的那样,如果现在这里有一种药,吃了它,耳朵会变得更加灵敏,眼睛会变得更加明亮,那么我一定会很高兴并努力吃这种药,现在伊尹对于我国,就好像良医好药。而你却不让我见伊尹,这是你不想让我好啊!”。正是这种相得益彰的君臣关系,商朝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奠定了延续五百多年统治的政治基础。

  商汤卒后,伊尹继续辅助外丙、中壬二王,改革农耕制度,发展农业生产。汤之孙太甲继位后发生了“伊尹放太甲”的历史故事,成为历史美谈。太甲不遵守商汤的法典,破坏汤的法制德行。伊尹率领百官祭祀先王商汤,宣讲汤王的大功大德,告诫太甲当好国君,遵守先王法典,太甲不闻不理。伊尹对群臣说,嗣王这样就是不义,决不允许他的习惯随生性养成。于是伊尹将太甲放逐,囚禁于桐(商汤的墓地),使其为祖父汤守陵反省,自摄行政当国。太甲居桐三年期间,伊尹多次赴桐进行开导,为太甲写了《伊训》《肆命》,循循善诱,陈述先王之明和人君必须具备的美德。太甲迷途知返,悔过自新,伊尹将他迎回亳都,还其国政。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簒。”“伊尹之志”不仅体现了伊尹刚直不阿、铁面无私的精神,也体现了伊尹辅佐商王朝忠贞不二的情操。伊尹著有《伊训》《肆命》《徂后》《太甲训》《咸有一德》等作。

  伊尹是商代大政治家,也是中国最早的烹饪家,被尊为烹饪始祖。伊尹的烹饪理论认为烹饪的用火要适度:“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烹饪的全过程集中于鼎中的变化:“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经过精心烹饪而成的美味,应达到这样的高水平:“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谈而不薄,肥而不腻。”在烹饪方面伊尹著有《五味调和说》和《火候论》传世。伊尹还是中药汤剂的创始人。他创制汤液,提高药效,标志着方剂的诞生。据考证,《伤寒论》中许多方剂都源于伊尹所撰写的《汤液经法》。

  孟子言伊尹“耕于有莘之野”,由于年代遥远,古代有莘国在哪里,伊尹故里在哪里,商代没有文字记载。史上有合阳说、陈留说、曹县说、伊川说等等。笔者专程在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查阅了一些古代地方志史料,以志为据,从浩瀚的古代方志中找寻到一些伊尹故里在合阳的史志资料。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所藏宋代淳熙四年(1177)出版的《诗集传》记载:今同州合阳“大邦莘国也”。明代万历二十五年(1597)出版的《雍胜略》记载:“有莘国在合阳县东四十里,孟子谓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即此。”明代万历三十九年(1611)出版的《陕西通志》记载:“(合阳县)古有莘国。”国家图书馆善本阅览室所藏清代雍正十三年(1735)出版的《陕西通志》记载:“据朱晦菴诗传注莘之在合阳无疑。孟子伊尹耕于有莘之野,汉赵岐注在今同州合阳邑之新村旧名秦庄有伊尹墓,其东有尹庄即尹生处,今人犹传生尹庄葬秦庄之语。”同样清代乾隆六年(1741)出版的《同州府志》和清代乾隆四十一年(1776)出版的《关中胜迹图志》分别对伊尹故里和出生地作了与雍正十三年版《陕西通志》内容相同的记载。1996年版《合阳县志》记载:“今百良乡尹庄为伊尹出生地,莘村为伊尹耕作处。三汲、阿场、陌东、陌西等村有伊尹遗迹多处。莘村南旧秦庄,有伊尹墓,旧有墓田数十顷;墓前有御道,相传为前代命官省察道。”以上古今方志记载表明,古有莘国在合阳,伊尹耕处在合阳,伊尹故里亦在合阳。

  渭南地处华夏文明发源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长河中这里走出廉吏之首的伊尹,走出刚直不阿的司马迁,走出廉吏楷模的杨震,走出清廉正直的寇准。这些廉明清正的政治家,在历史的天空里如同一簇灿烂的群星,彪炳史册。

(原载(渭南日报))


上一篇:讲好黄河故事系列之《洒圣杜康在白水》
下一篇:讲好黄河故事系列之《 郑桓公的爱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