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名 称:渭南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地 址:三贤路北段渭南市民综合服务心东配楼412
电 话:(0913)2933539
邮 箱:weinanql@163.com
当前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消失在黄河下的县城

发布日期:2021-01-11 10:01:52   来源:>

弘扬中华文化·讲黄河故事系列之22

渭南市政协文史和港澳台侨委员会

渭南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消失在黄河下的县城

——民国平民县设县之始末

   陕西西安 陈凯华

  题记:陕西位于黄河西岸,可曾经陕西有一个县位于黄河东岸,因黄河水的倒岸永远消失在了黄河下面。本文记载了消失始末。

 在渭南市档案馆众多珍藏中,有一册珍贵的地图吸引着众人的目光,那就是民国平民县政府测量队绘制的《民国平民县地图册》。那薄薄的纸册倾诉着已经消失的县境往日的荣耀,那发黄的地图讲述着陕西唯一一个黄河东岸的县城往日的繁华,那纸上的墨迹证明着陕西人坚韧不拔的品格精神,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段往日的珍贵记忆。

民国十八年(1929)设立的陕西省平民县,所处的地理位置,大致位于今天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以东和山西省永济市以西的范围之内,在明清民国时期大荔县以东沿黄河西岸还设有朝邑县,该县于1958年撤销并入今大荔县。故平民县实际上位于朝邑和永济两县之间。平民县分布在当时朝、永两县之间的黄河两岸,形象称之可谓“跨河县”,平民县不同时期有两座县城,一在黄河东,是陕西唯一的河东县城,距民国永济县城仅有3公里,一在黄河西,即今大荔县平民镇。1950年,平民县并入朝邑县,该县存在的历史前后不过21年,却肩负着陕西招揽移民,开垦黄河滩地的重要使命。

    一、河道变迁民生艰

黄河自龙门顺流南下,至潼关一带并渭河汇入,朝、永两县所夹一段河道即在其中,历史上这里经常暴涨泛滥,屡经变迁。在如此环境变动的背景下,当地流传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民谚,正是此地真实写照。据民国《平民县志》记载:黄河在明代隆庆四年(1570),河水泛滥,竟然西移十多公里,紧靠当时朝邑县城东门流过,原来紧靠黄河西岸的朝邑大庆关竟然位于黄河东岸十几公里,民国八、九(1919,1920 )年后,黄河又逐渐向东移动,又紧靠着大庆关西流过。

 这里作为河道变迁参照物的正是当时的平民县治大庆关城,也就是当地所称的“旧大庆关”。与旧大庆关相应,在“隆庆改道”之后黄河西岸又逐渐形成一处集镇,故称“新大庆关”;至康熙时,新、旧大庆关已并称朝邑县县东二镇。新大庆关同时又是朝邑县以东一处重要的黄河渡口,为当时东西往来于秦晋之间的通关要津所在。事实上,以大庆关为参照,黄河河道在朝、永两县之间的“摆动”远比民国《平民县志》的记载要复杂,明清以来的黄河小北干流段河道,特别是朝、永二县所夹的部分,经常是突变与渐变相结合,东西向摆动频繁,自然变迁十分剧烈,在渭南市档案馆珍藏的《平民县黄河变迁情形图(民国10年至22年)》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此自然条件下生活下的民众,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二、设县重在垦滩地

黄河在民国年间东移十几公里,朝邑东部一带空出大片河滩地,无人耕种,据当时平民县参议会议长李幼海等人称:“本县,因黄河变迁,除河东与山西永济县接近,仅有八百余户,二十余项土地外,其余尽属荒滩,芦苇丛生,一望无际,原因黄河西崩后,人民逃逸,粮斌两免,土地成为国有,故而无人垦殖,茬符之中,成聚匪徒,陕东一带遭其蹂躏者至十余县,拉票勒赎之事层出不穷,且顺河船只往来均向土匪纳款,始能通过。而黄河又为秦晋天然界限,河身东滚,距朝邑县城四十里之遥,因有鞭长莫及之虑。”

这段话说明了设立平民县的几个原因,一是朝邑、华阴两县因黄河东徙而形成的五千七百余顷滩地,无人耕种,形成极大的浪费。二是滩地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得此处成为“土匪”聚集之区,对于周边地区的危害可谓不小。三是河道变迁使原属本方的土地因为河道的变动,而成为河“对岸之地”,况朝邑县城距黄河四十余里,对黄河东岸的土地难以形成有效的管辖,且黄河又为秦晋天然界限,时间长久后,若以河定界论,这更意味着陕西将失去黄河东岸的地权。民国《平民县志》记载:“滩地则自大河西徙至今,为秦晋交涉之一大问题,上峰设县意在于斯,故不得不列为专门,以俟有志者之竟成。”陕西以设立平民县的方式,来加强对河东滩地的控制。

于是在民国十七年末、十八(1929)年初之际,陕西省政府呈文南京国民政府,因陕西省政府所属之朝邑、华阴两县滩地实有五千七百余倾之多,请求在朝邑县以东黄河滩地一带设立平民县,并以黄河东岸的旧大庆关为县城。很快,国民政府内政部正式批准设立平民县的建议,平民县顺利设立,县城就定在河东的大庆关城内。在渭南市档案馆珍藏的《民国19年平民县地图》真实的反映了陕西唯一一个河东县城平民县城在河东的位置。在地图的直观感受下,平民县县城建在在河东区区几里之地,距离山西省界近在咫尺。 

平民县设立后,随即颁布《整理滩地章程》招揽移民、垦殖滩地,并由此进行相应的社会管理。据建县数年以后,第六任县长程范在向省府民政厅的呈文中说:“自设治以来,均经招民依照《整理滩地章程》承垦;自民十八至今六载,以前之荒地,均已开垦成熟,村庄林立。”‚显然平民县的设立取得了很大的效果,一时间荒地开垦成熟,民众众多。不难想象当时的平民人民,付出了很大的辛苦,经历了数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将平民县建设成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三、县城竟入黄河底

    平民县在河东之地共有八村,分别是大庆关北街、正街、南街三村和古家寨、东郝家庄、西郝家庄、王家庄、严家庄。

事实上,明清之际的大庆关早有设城之制,然而多因河道摆动、水患殃及,致使城垣等皆“漫为丘阜”。在渭南市档案馆珍藏的《民国19年平民县城图》真实的再现了当时平民县城的情景,县城东西不到五里,南北不过六里;县城依靠原有三村,草筑土城,因此城墙修建显得杂乱无章;城内分布有中山大街、民众大街、新民大街、五权巷等,有县政府、教育局、公安局、邮代办、建设局、财务局等政府机构,有大禹庙、极圣宫、北极宫、魁星楼、学校等文化宗教场所。各类城市基本设施俱全,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生活在此地的人们,伴随着县城西门外的黄河涛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出色的完成了陕西开垦滩地、沟通河东河西的重任。    

   然而黄河的摆动趋势正是不断向东移动,据《大荔县志》载,民国二十二年(1933),黄河东流永济故道,平民县城大庆关陷入河心。可见,大庆关作为县城只有短短三年时间,不久即遭黄河水覆之灾,渭南市档案馆这副地图就愈发显得珍贵。无奈之下,民国二十五年(1936),政府将县城迁往河西的平民镇,即今日大荔县之平民镇驻地。

    四、艰苦奋斗建新城

    对于河西平民镇设立为县城的前后变化,建国初年的调查报告曾有比较详细的描述:“本镇在民国23年至24年原为一片大沙滩,仅有王先进在此摆纸烟摊、烧茶,付玉珍等两户卖零食的;李宗元等17户农民租种本县坡上在此土地,领的荒地,连年黄河发水,庄稼有种无收,一遇利风,黄沙照天,对面看不见人,白天挖好吃水的沙井,一夜西北风,沙将井就平满了。当时群众生活困难已极,吃糠菜,冬季讨饭、卖柴草维持生活。至民国25年,原在古大庆关之伪平民县政府及学校机关,因黄河21年至23年连发大水,迁移此地,招民领基,建筑街道,设盖街房,成立集会,山西各地群众相继在本镇经商的140余户。”这基本反映了平民县民国25年迁治的过程,以及新县城受此影响前后发生的变化。在渭南市档案馆珍藏的《民国31年平民县城图》《民国33年平民县城图》直观的反映了县城迁移到河西平民镇的发展变迁情形。在民国31年,县城有中山大街、北街、南街;有县政府、警察局、公园、县立中学等。在民国33年,县城修建了规整的城墙,并由四个城门,县城面积扩大不少,并增加了运动场、民生工厂等基础设施。

渭南市档案馆的馆藏地图,是平民县历史的真实记录和最佳物证,真实反映了从民国平民县设立到县城的搬迁乃至发展壮大的全过程,并给了我们最直观的感受:那就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先后建立两座县城并不断发展壮大,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身上具有的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务实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去弘扬,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从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毕沅 陕西 黄河文化
下一篇:秦国“堑洛长城”今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