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名 称:渭南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地 址:三贤路北段渭南市民综合服务心东配楼412
电 话:(0913)2933539
邮 箱:weinanql@163.com
当前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黄河滋养了渭南深厚的“农耕文明”

发布日期:2020-12-22 14:59:07   来源:>

弘扬中华文化·讲黄河故事系列之十一

陕西省渭南市政协文史港澳台侨委员会

陕西省渭南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黄河滋养了渭南深厚农耕文明

陕西渭南  张公民

 

我出生于黄河、渭河和洛河交汇的华阴三河口,距老腔发源地我姑姑所在的泉店村近在咫尺,老腔就是我姑父一族先祖所创,姑父早年也曾是老腔张家班的金主和鼎立支持者。我的父亲曾在渭河拉纤多年并留下致命烙印,父亲生前曾多次给我学演过纤夫号子,而老腔的产生与纤夫的号子声密不可分。六十一年前,为支援黄河三门峡水库建设,我家迁移到蒲城,基于此,我对三河口和老腔心应神往,曾多次回到魂牵梦绕的故地徘徊,近十年来,我无数次来到省、市档案馆 、图书馆查阅资料,惊喜发现“华夏之根、文化之源、河山胜地、人文渭南”这张渭南名片,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进而引起了我探究渭南黄河文化的极大兴趣。

黄河流经渭南这片土地,不但哺育了千万渭南儿女,还滋养了渭南博大精深的农耕文明,为中华民族文明宝库增添了璀璨的宝藏!

以农为本的观念使渭南人视土地如生命

农业是百业之基,土地是生存之本。渭南人非常认同“无农不稳”的观念20世纪60年代之前,几乎所有的渭南农户家中都设有“土地爷”的神龛。在山墙上开个洞,里边供着土地神。神像上方红底黑字写的是“保佑”,两边对联是“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此外,村村镇镇都建有大大小小的土地庙。一个人发达之后,首先是广置良田和大兴土木。渭南民谚“房是招牌地是累,挣下银钱是催命鬼”虽然是对旧社会土匪横行,富裕人家显摆风险的一种揭示,但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渭南人强烈土地观念的真实存在。寸土必争是渭南的民风,邻居间常常为了几寸地界发生矛盾。推行城镇化农民不愿进城,就是割舍不下世世代代拥有的土地,怕失去生活的基本保障。

此外,渭南大量的农谚也是农耕文化和农耕文明璀璨的珍珠。这些农谚包括节令、气象、庄稼品种和种植经验等等,内容十分丰富,对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以食为天的观念使渭南人视粮食如神灵

字里行间带有尘味的地方史志向我们描述,渭南人信奉“民以食为天”观念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向天祈福,因此,除了敬土地神以外,还敬龙王、灶王。遇到大旱灾民间要举行声势浩大的祈雨活动,祈求上天赐降甘霖,庄稼能有一个好收成。每年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郑重其事地孝敬灶王神,希望灶王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渭南人信奉“民以食为天”的观念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崇尚节俭,惜粮如金。在道德教化上,渭南人终其一生都在接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教育,视节约为美德,视浪费为耻辱。在行动上从种到收,从管到炊,各个环节都十分注意节约粮食。在种的方面,坚持以丰补歉、以秋补夏,力求把握好每一个生产季节。收割碾打精细周到,不厌其烦,一定要做到颗粒归仓,甚至到了给牲口铡草时,还要把夹在麦秸中的麦粒再搜腾一遍,希望能再收回个一升半斗。在食的方面,干稀搭配,粗细搭配,主杂搭配,更是有一系列的节粮方法贯穿其中。

此外,渭南人还特别注意居安思危,储粮备灾。渭北农民为防兵匪盗抢和防灾,许多农户都挖有地窨子,把余粮深藏地下。一旦遇到水灾,首先想到的就是备足“吃食”。渭北一带民间传说,有一年发大水,一个佃户和东家爬上相邻的两棵大树躲避。出门前东家揣了很多银钱在身上,佃户则提了一布袋红薯上了树。结果是东家揣着银钱饿昏了掉在了水里,佃户则靠那一布袋红薯逃得一命。

以国为家的观念使渭南人视祖国如家园

各种典籍好似历史的年轮,向我们展示了渭南人高度信奉以国为家的观念。渭南人认为“纳皇粮”是天经地义的,尤其是当国家有难时,渭南人民更是勒紧裤带,积极支持国家对粮食的征调。这种朴素的“纳皇粮”观念近代已经逐渐内化为“以身事国”的奉献精神,进而升华为“华山风骨、渭水襟怀”的渭南精神。渭南精神中“尚德  务实  担当  创新”的 内核,在渭南社会生活各方面和著名人物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抗日战争时期, 12万渭南子弟奔赴前线,血染疆场。八百名关中抗日壮士宁死不降跳入黄河,平民县抗日游击队东渡黄河抗击日寇,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抗日凯歌!八年抗战中,广大渭南人民支应军差,保障军需,捐钱捐物,慰劳将士,做出了巨大贡献。抗美援朝中,渭南地区先后有10万人自愿报名参军,一万七千名青年如愿赴朝参战,此外,全区共捐献飞机6架、人民币54亿元,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受以国为家观念的影响,渭南大地上还涌现出了众多的仁人志士和民族英雄。他们中有反清勇士井勿幕、千古功臣杨虎城、抗日英雄包森、功在千秋的水利专家李仪祉、著名革命烈士王尚德、被毛泽东誉为“党的利益在第一位”的习仲勋……

根植于农耕文化和农耕文明的渭南人并不固步自封,他们在历史的演化中不断进步,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其创新经验和业绩硕果累累:新中国建国伊始,大力文化名人张奚若提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响彻寰宇,张秋香植棉经验为全国棉花生产贡献巨大,现代农业发展探索样本“大荔模式”名扬全国、“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成为党中央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制度……

“以耕读传家的观念使渭南人视文化如金玉

流传久远的人文档案证明,渭南是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源。黄河之滨的“伊尹故里,诗经合阳”,诞生了千古爱情诗篇《关雎》,被誉为“《诗经》文化之乡,中国爱情诗之源”。 大诗人李白“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诗句中的的龙门所在地历史文化名城韩城,诞生了文化巨人司马迁,一部《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受惠于深厚的文化底蕴,渭南人崇尚“耕读传家”的观念较其他地域的先民尤其为甚,域内文化底蕴十分浓厚。韩城党家村就是其中的典型。该村所有建筑中大至文星阁、小至门楣、照壁、壁刻家训等等,无不浸润着浓郁的“耕读传家”文化色彩。除文星阁塔外,该村还建有“笔、墨、官、印”特型砖塔,建有惜字炉。凡村中写有文字的纸片不得派以裱糊、包裹之类用途,更不能乱扔践踏,果真成为废品也要一律送到惜字炉焚化。“稼穑维宝”、“和为贵”、“谦受益”和“耕读传家”等儒家文化的经典诗句随处可见。民国初年该村建立了韩城第一所新式学堂,毛泽东的秘书师哲就是该学堂的学生。在渭南大地上,像党家村这样的村落随处可见。“上了芝川坡,秀才比驴多”,就是对韩城芝川一带“耕读传家”蔚然成风的形象比喻。也正是在如此浓厚的文化氛围孕育下,出现了秦腔、老腔、眉户等几十种戏剧、木刻、面花、粮食字画等民间艺术独具匠心。字圣仓颉、酒圣杜康以及王杰、王鼎、杜鹏程、屈武等英才辈出。

    黄河之滨的渭南大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今天,必将绽放出更加娇艳的文化异彩!

上一篇:黄河 我心向往之
下一篇:仓颉 黄土大塬上的一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