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名 称:渭南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地 址:三贤路北段渭南市民综合服务心东配楼412
电 话:(0913)2933539
邮 箱:weinanql@163.com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化交流 > 中华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系列之《蒲城李家:陕西家庭兴学第一家》

发布日期:2023-03-16 16:20:37   来源:>

弘扬中华文化·讲黄河故事系列之

陕西省渭南市政协文史港澳台侨委员会

陕西省渭南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蒲城李家:陕西家庭兴学第一家

 

/权斌

 

陕西省蒲城县洛滨镇富原村的李家,近代以来,人才辈出,涌现出以李仲特、李桐轩、李约祉、李仪祉等为代表,在数学、戏剧、教育、水利等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人才。李家注重家庭教育,几代人德育传承,门风鼎盛,上下三代16人中,4个留学生,6个水利专家,9人从事教育、医疗等工作。这样一个家庭,在民国年间的蒲城乃至全省、全国的教育领域都有发挥了一定的导向作用,近代陕西尤为罕见。李氏几代人兴学重教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

王氏破藩篱供子读。王氏,即李仲特、李桐轩兄弟的母亲。这位生于道光十五年大字不识的家庭妇女,嫁给了李家的二子李蔚然。李家是个大家庭,兄弟三人生活在一个大院子。主持家政的长兄李巍然思想保守。“九世不知书”世代耕田,对子孙读书不重视。而王氏却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能入学读书,她的想法与李巍然 “狃于积习,不欲令子孙读书”的思想不甚投合。李巍然拒绝弟媳王氏的请求。在这种情况下,王氏曾找族长李文徵“代为说项”而“卒不获允”。万般无奈的王氏断然做出分家徙居的决定,与其丈夫李蔚然带着两个孩子搬到了南园两孔窑洞中居住。

“龙山马湖,渴死寡妇。”数十亩山田每年基本无多少收入。家庭收入主要靠李蔚然贩卖瓷瓮,王氏做一点针线活维持。在这种艰难的生活环境下,王氏依然送两子前往娘家私塾王吉人先生处上学。王先生见其家况,不收分文。光绪三年陕西大旱欠收,李家因一起官司耽误了耕种,生活极端困窘。李蔚然白天忙农活,晚间推上独轮车到十八里外的窑堡给两孩子送饭及取暖用的柴炭。家徒四壁的王氏常常一个人坐在炕头等丈夫到天明。一家人吃的是黑豆夹秕谷蒸的馍,苦难下咽。穷苦人家早当家。光绪五年,弟兄两人在郡试中同被录取。

多年后,李仲特、李桐轩兄弟对这段家庭历史记忆犹新,口传子侄铭记先祖养育之恩。李约祉回忆称,追溯李家兴学,“王氏实为第一人”。在那样极端贫困的条件下,立志坚决,供子就读,成就了日后李家的人才辈出,学风日盛。

了熟李家历史的人,往往只知李仪祉先生教育子侄长大不当官,不从政,而不知这种思想的渊源实来自其祖母王氏。李仪祉在《忆祖母》一文中说道:“二子成名后,谆谆诫以勿求仕进也!”当然,王氏的这种思想,有其所处的旧社会现状有很大关系,她希望孩子读书,以图自立自强,而绝于仕进,而这一思想竞成了李家后代相诫相循的一条家规。

    李仲特传实学读书达变。王氏之后,推动李家兴学的第二个关键人物便是有“数学天才”之称的李仲特。李仲特以数学见长,无师自通。在当时“西学东渐”的大环境下,在八股取士的科举中,数学人才极为罕见。李仲特依靠自学,对于数学试题无公式而“苦思冥索”推出答案,被当时的考官目为可造之才。李仲特一生致力于数学研究,微积分研究成果丰硕。李仪祉、李约祉兄弟的启蒙老师便是李仲特。在李仲特循序善诱的启蒙教育下,李仪祉对数理、几何的兴趣日渐浓厚,最终走上实学兴国的路子,成为一代水利大师。

李仲特深感清王朝腐败误国,无心仕途,一心经世济国的思想直接影响到李仪祉、李约祉兄弟。李约祉曾对后辈子侄说,“汝二祖父(李仲特)与当道之显达者交游颇多,投入仕途固非难事,且有力劝之允为襄助者,然皆阻之。”“其性情刚烈,嫉恶如仇,而于官场蝇营狗苟、龌龊冗之习尤深恶而痛绝之。”李仲特读书达变、崇尚实学、科技兴国的思想对李仪祉、李约祉此后的求学方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针对时局,思求变革的思想萌生并付以行动,李仲特、李桐轩昆仲及李约祉、李仪祉兄弟,皆先后加入同盟会,在各自的领域从事着实学救国的实际工作。李桐轩创办易俗社,带领其子李约祉致力于高台教化,醒悟民众。同时期大荔人张奚若有“一家人四口,革命党两双”之赞誉。

李仲特因材施教,言传身教,对李约祉、李仪祉学业学问苦心孤诣,虽常年在外,然而时常给家中寄信,每每询问子侄学业,关怀流诸笔端,望子成才期待颇殷。在李仪祉从京师大学堂毕业后,李仲特力荐其作为西潼铁路选派出国留学生人选,使李仪祉得以赴德留学。民国二年,李仪祉又一次赴德学习水利工程。四年后毕业回国。

李仲特常年在外,接触新知识新思想,经常给富原家中寄供子侄学习的书籍资料。在李桐轩给李仲特的一封家书中,李桐轩有这样一段话,“得所赐《农学报》,珍同拱璧,以依类装订,而缺简太多,常以不见其全为憾。此等有益之书,何妨以多为贵。愿兄将《农报》余册收拾行箧中,毋令遗失。又定《蒙学报》《工学报》一份,虽不能尽见施行,然愈于空谈讲理者多矣。兄年终回家,祈先将《农报》带回。”

李仲特常在家书中对李约祉、李仪祉有所“寄语”,这些寄语,以读书、做人方面的规诫、勉励为多。如“二子年已渐长,功课亦宜加严。人生十五至二十左右,造学问,正心术,端品行,皆基于此数年,此正一刻千金时也。”“寄语博协,努力自爱。”“寄语博协,接人要谦恭和顺,毋夸己长,毋说人短,倘有得罪,人不汝容。学问无穷,日进有功,毋急毋懒,惟期有恒。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将此三语,时常温存,自问自课,总要践履笃行,谨之勉之。”在数学学习方面,李仲特勉励李约祉、李仪祉:“微积之术,不必穷究苦思,只将数学理平,弧三角、代数、几何亦当细玩重学,多看几遍,若有所得,随笔记之,此数种贯通,则微积术一经指点,数日可通,不必性急也。”

可以说,李仲特自身的言传身教,为李家人才兴盛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民国二十五年,李仲特去世后,其孙李赋京追忆说:“二爷这种专心致学的精神,吾等后辈,须效法之,须使之永久流传于吾等及吾等后辈子孙血液中。”

李仪祉重实践薪火相。李仪祉作为李氏家族的骄子,是我国近代的水利泰斗,他筹划兴建关中“八惠”,江河治理,主张科技强国,创办三秦公学及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等三所专科学校,致力兴教育才,培育出刘天章、魏野畴、李子洲、杨钟健、汪胡桢等革命家和科学家,与于右任、张季鸾并称“陕西三杰”。

在继承家庭教育方面,李仪祉为能够接受近代西方科技知识,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自学并精通了英文、法文、德文等,熟练掌握西方发达的工程、水利等技术。其自身勤于学习、不懈努力的精神,给子侄辈树立了一个榜样与范本,李家鼎盛的学风。

在对子侄赋京、赋都、赋林等的教育上,李仪祉始终把薪火相传作为一种责任,把育人的理念融汇在自身教学与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对子侄的教育,即使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孩子学习依然未曾受丝毫影响而中断。李赋京在《我的已往》一文中回忆道:“在我母去世的那一年,我父似乎没有回来,沟西的乡塾,仍旧继续开学,我和赋都的读书,并未因母丧而中断。”第一次德国留学回国后,正值军阀割据,李仪祉才无所用,住在南京以教学为生,虽然收入不丰,却节衣缩食,供养子侄赋京、赋都、赋林或国内求学或国外留学,一心教育子侄成为有用之才。先后资助李赋京留学德国,获得博士学位,后从事医学科研,成为著名的解剖学、组织胎胚、钉螺专家。资助李赋都、李赋丰攻读水利,成为家庭中第二位、第三位水利专家。李约祉曾对自己的孩子说:“假令汝季父存世俗之见,稍有资财,急急于求田问舍,为个人安乐计,则汝等亦无求学之望。”

1935年10月25日,担任黄委会委员长兼陕西省水利局局长的李仪祉来到武功农林专科学校,在向师生的演讲中,他提出“求学要切实、思想要高超、胸襟要宽大、须有坚卓不拔的精神”要求,这也是对自身多年来经历的一种总结,这种融做人于求学的大格局亦是其家庭教育一脉相承的渊源性写照。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李约祉。李约祉自幼聪颖,京师大学堂毕业后子承父业,投入戏曲与教育,其在李家育才兴教上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李约祉曾语重心长地对子侄说:“统观三代,则汝等为人之道可以知所师矣。即于汝曾祖母也,是其立志坚决,吃苦耐劳;于二祖父(即李仲特)也,师其通达时变,不随流俗;于季父(即李仪祉)也,师其豁达大度,任事负责。三者兼全,可以为完人矣。”而对于自己,他则说:“行年六十,学无所成,功无所就,悠悠忽忽,虚度此生,一无可师,引以为戒可也。”即使对于子侄辈,李约祉也是相当自谦。

民国二十六年,李约祉根据李氏大家庭三十余口散于四方,各事其事,聚之不易,组织家中子侄编辑李氏家庭丛刊。在序言中,李约祉强调丛刊所收家庭成员中“成人之文,无所修饰;儿童之文,不加润色,存其真也。俾阅者于聆其闲谈之中得以考察各人事业成绩之何如,学业进步之奚若。交相观感,互为蹉磨,斯文善矣!”这种教育方式,在全陕西当时来说,除蒲城李家外,无第二家。李约祉不无自豪地说:“盖所谓完满者,非必富贵之谓也,若以富贵论,则吾不敢当。吾所谓完满者,人口鼎盛,上下和睦,使老不失养,壮不失业,幼不失学也。即以此而言,他省吾不知,而求之吾陕,已不可多得。此则敢于自诩者也!”

 


上一篇:讲好黄河故事系列之《一个渭南人的“丝路之旅”》
下一篇:海外华文媒体走进仓颉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