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名 称:渭南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地 址:三贤路北段渭南市民综合服务心东配楼412
电 话:(0913)2933539
邮 箱:weinanql@163.com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化交流 > 中华文化

黄河文化------澄城拴马桩的回忆

发布日期:2022-05-05 14:44:21   来源:>

              张

小时候,在记忆中,故乡澄城农村大多数农户门前都有一个拴牲畜的石桩,黄土的墙壁,黄土的地面,衬得这些石桩分外引人注目。但当时并不知道它叫什么,只觉得石头雕刻得很精美,桩头上雕刻的大多是狮子,桩身则是各种图案。

前段时间,记者回到故乡采访,有幸看到澄城文管所的收藏,才知道当年看到的石桩叫拴马桩。问及收集这些拴马桩的原因及经过时,文管所的工作人员说:1985年,澄城县文化馆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拴马石艺术”展览,拴马桩以它独特的造型、罕见的艺术,引起中外许多考古学家、美术工作者的浓厚兴趣,认为澄城县拴马桩的发现,填补了我国石雕艺术的空白,堪称石雕艺术中的奇葩。为了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从2000年到2003年由澄城县文化局牵头,对本县及周边地区的拴马桩开始了征集。目前,收集起来的拴马桩共有1200余件,主要来自澄城以及周边的蒲城、大荔、合阳、韩城、富平等县。

据专家考证,澄城拴马桩,兴起于宋元,没落于民国。今人所见的拴马桩,多系明清至民国的产物。

站在数以千计的拴马桩面前,记者深深地被古代工匠的创造精神和精湛的技艺所折服,这些拴马桩几乎是千人千像、万桩万态的人与神兽的世界。这些人物与神兽,不乏诙谐幽默之神态、趣态、形态,堪称鬼斧神工。在这些拴马桩中,主要雕刻以人与狮子、人与猴子居多。拴马桩通体可分桩头、桩颈、桩身、桩根四部分。桩根埋在地下,是方形石桩原坯。桩头是圆雕的狮子、人物、猴子等,大致可以归为动物、人物、植物三类。动物和人物巧妙的组合体,是其中最为奇特、最有意味的部分。桩颈一般为双层,上层呈圆鼓形、台形、带四柱的阁形和花瓣形等,以承托主体形象;下层是在方桩上刻以浮雕图案。桩身多为四方柱体,在正面和左右两侧面,也刻有浮雕。桩头的狮、猴前肢或人的臂腕间,往往镂凿通孔,以便穿系牲畜的缰绳。狮子是最常见的桩头雕像,一般以蹲狮居多。蹲狮的最大特点就是“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狮子千姿百态。而石桩雕刻者独选中这样一个“稳”的姿态,让狮子的威严引而不发,“动”凝结为“静”,外射的力量深深内聚。让人感到拴马桩所需表现的不只是动物的性格,而是人类文化的内涵。“稳”才使石桩有稳固之感,挺立在那里“镇”住家室,“拴”住财富。“稳”使得作品的装饰性大大增强,超越了对真实形态的简单模仿,而进入一种对美的形式的自由创造。正在我看得入神的时候,陪同的工作人员指着一对特别粗壮、高达3米以上的石桩对我说:这叫“八蛮进宝”,是一对看桩,多安放于古时家境殷实人家的大门前,由一对或数对组成,它是主人炫耀财富的一种象征,也叫“望桩”,堪称庄户人家的“华表”。这对桩子是在醍醐收集的,你看这根石桩把猴子的形象雕刻得多么逼真,还有这……

追寻着一根拴马桩的来历,我来到了它的前主人的家乡——过去的醍醐乡和家楼村。这里的人家大多姓和,其后人给我讲了一个与拴马桩有关的故事。

清朝末年,和家楼村有一大户人家,家道富裕,良田百顷、骡马成群,四合院门前排列着两行整齐的拴马桩。和老爷生有两个儿子,大少爷整天游手好闲,赌博成性,无所不为,没过几年就把田产卖尽、家业败光,连门前的拴马桩也因无马可拴,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最终难逃易主的命运。和老爷一气之下投井身亡,和夫人望着昔日骡马成群,如今孤零零耸立在门前的拴马桩,想着昔日的辉煌,再看看如今一贫如洗的家,一头撞死在拴马桩上。二少爷看到几天时间家破人亡,受不了这沉重的打击,也离家出走不知去向。

大少爷看到因他而亡的父母、失踪的弟弟、破落贫穷的家,后悔莫及,他抱着母亲撞死的那根拴马桩大哭一场,并发誓一定要改邪归正,重建祖宗家业。埋葬母亲后,他变卖房产还了赌债,抱着那根沾满母亲鲜血的拴马桩,离开了祖辈居住的家,搬进了村东的牲口棚。从此,他痛改前非,租种了五亩地,开始了新的生活。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他的生活有所好转,并娶妻生子。

大少爷经常指着那根带血的拴马桩,教育自己的两个儿子,告诫他们千万不能沾赌,一定要清清白白做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教育下,他的大公子考取了清末的最后一批秀才。在大公子的苦心经营下,和家的日子一天一天地好了起来,二公子长大后也外出经商,他们先后在大荔、西安等地开办商铺、米店、绸缎庄,后又在家乡开办了木厂、染坊、皮坊和豆腐坊,并打出了自己的商铺字号“笃富堂”。在两兄弟的努力下,他们赎回了和家的老宅,除了祖上留下的那根拴马桩外,又购置了十多根拴马桩。从此,和家又恢复了往日骡马成群、田地连片的兴旺景象。

解放前夕,和家大公子得病而亡,留下五男二女;二公子结束了外边的生意,回到了家乡,于1967年病逝,留有三女一男。祖上留下的代表和家辉煌历史的拴马桩,经过几度变迁和“文化大革命”后,也不知去向,就连那根见证和家几辈人兴亡盛衰的拴马桩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于2000年被人买走。

如今,昔日和家的那个四合大院,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宽敞明亮的楼板房,当初放拴马桩的旧址,也被一辆崭新的收割机代替。和家的后人,有务农的、经商的,也有学医的,在部队当干部的……

也许每一根拴马桩的背后,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可惜我无从一一去考证。

当地的一位老人告诉我,过去,我们这里拴马桩上大狮子的头都是残缺的。传说在清朝,人们称“大狮子”(辟邪)会拖小孩子给“小狮子”(天禄)吃,所以就把大狮子的头打烂。狮子是兽中之王,有驱妖镇邪的作用。猴子被喻为孙悟空的象征,是掌管世间养马之事的“弼马温”,百姓认为猴子有镇槽口的作用,能保牲畜平安无灾。

对拴马桩比较熟悉的当地老人,知道很多传统的叫法,如“狮子背回回”、“番子人人儿”、“八蛮进宝”、“鞑子看马”、“戏文人人儿”等。每一种形象,他们都有很多说头、很多讲究。

自从人类驯化骡马,使它们为人骑乘运输起,拴马石就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最初没有固定的拴马桩,有棵树、有个木桩子、有块石头等,只要能固定马缰绳就可以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木质的拴马桩开始出现,可惜未能见到实物传世,难知其详。到了元明已出现了石质拴马桩。到了清代,我国北方的拴马桩几乎全用石材镌刻。于是,那一块块普普通通的青石,就使得民间艺术家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发挥到极致并流传至今。拴马桩的雕刻者,都是渭北当地的老艺人,他们凭着师徒关系世代传承雕石技艺,并不断根据自己的生活和感情进行创新,使拴马桩艺术逐渐丰富成熟。如今有些老艺人还能说出晚清时期他们的前辈雕刻拴马桩的情况。拴马桩雕刻艺术,可能是从桥梁石栏柱、房屋建筑的雕花等装饰里衍生出来的。证明之一,就是这些老人都是综合从艺的。他们制作的有石桥栏柱、石门枕、石神像、门前石狮等。拴马桩只是其中的一种。像大多民间艺术的作者一样,拴马桩雕刻者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精神将随其艺术而永存。

据悉,澄城拴马桩石雕所具有的研究价值与艺术欣赏价值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澄城县正根据这一特色和优势筹建澄城博物馆,届时,拴马桩、黑陶等民间工艺品都将在馆内珍藏。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澄城博物馆将迎来更多的游客和学者。

 

 

 

 

 

 


上一篇:黄河文化------漫话澄城尧头窑
下一篇:黄河文化------壶梯山